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cdn1.rimg.tw/photos/896011_7abd12l_l.jpg)
當我們越能接受過去,就越有能力處理當下的狀況。~P.13
當一個人內在達到和諧時,可觀察到他的呼吸會帶有解脫或釋放的氣息。~P.24
當我們逐漸提升覺察的能力時,並培養出穩定的內在力量,又能安全的面對核心議題並逐漸化解它。~P.34
身體的感受會如實的反映心理與情緒經驗。~P.39
當治療師引導個案穿越強烈、古老且深層的情緒,只有在個案覺得安全與舒服時,治療才會發揮最好的效果。~P.44
Milton Erickson︰「人隨時都能寫下快樂的童年記憶。」~P.50
母親與嬰兒的依附模式具有世代傳遞的深遠影響力。~P.55
被認同、被關心、被撫慰及歸屬感是孩子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,在這樣的關係中,孩子得以確認當他們表達需要時,就能獲得滿足,並且關愛和照顧無所不在。~P.57
如果一個人難以和父母相處,這種困難會複製到其他的關係。~P.61
對於長期處於緊張狀態的人來說,做幾次深而長的吐氣非常有幫助,它會帶動吸器並加強呼吸的深度。~P.74
對字句的選擇和陳述,反映我們的內在思考,並影響我們如何看到實相。~P.87
若要澄清當下的議題或探索未來目標,採取肯定語句更適合。~P.88
一個對穩定真實世界無概念之人,自然也無法信賴自己的內在經驗或影像。~P.93
人們會因為不再重複過去的生命腳本而心存感激。~P.98
當我們有足夠的內在強度做更深的自我探索,並準備好面對並整合過去較深層的創傷經驗,所以舊有模式和舊有經驗才會再度出現。~P.106
身體的緊繃是一種保護,眼神的飄移是一種逃避。~P.107
當母親有強烈的控制欲時,當她必須透過控制子女來滿足內在需要,這也表示她無法在子女需要時,成為他們的資源和支持。~P.108
短暫的留白,對於提高覺察和發展下一個治療步驟很有幫助。~P.118
經濟問題有時意味著無法全然投入自己的生命,能量被困在另一個人或另一件事情上,使我們無法有足夠的力量發展屬於自己的生活。~P.145
嚴苛的母親或專橫的父親,可能迫使孩子必須全力保護自己,而孩子的自我保護模式是內在的退縮,並在生命後期轉變成外在的行為模式。~P.163
在童年時期於原生家庭中,曾有需要和期待不被認可和滿足的經驗,並且必須屈從他人的期望,因此他們無法毫無保留的接受並許下承諾,除非透過治療、內省或實踐來改變其內在架構。~P.163
鞠躬,能中斷眼神的接觸,並且讓案主回到自己的內在中心;鞠躬,能幫助案主從與他人糾葛中釋放出來,並在關係中建立適當的距離。~P.164
只有當過去獲得安頓時,我們才能迎向未來。~P.172
當一個人改變了自己的行為模式,即使心靈上的變化再怎麼微小,隨著時間的發展仍會帶來巨幅的改變。~P.185
如果治療時熟知自己的內在架構、誠實的面對個人的內在議題與歷程,並於內心安頓好自己的家族系統,這些自然會對治療工作帶來莫大的助益。~P.19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