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忽視心理需求的傷害和生理失能一樣沉重。~P.9

若不和孩子建立穩固的心靈互動,孩子就會欠缺安全感。
孩子的安全感,建立在與照顧者的情感互動,情感健全的父母,能讓孩子隨時感受到支持,這種安全感來自和父母的真情互動。~P.16

良好的感情,確實需要付出與寬容,但不是為了得到關注,雙方的感情交流必須是容易的。~P.24

當有人毫無理由的控制你時,有恨意是正常的、不由自主的,因為這表示「那個人正在抹滅你的感情,犧牲你來滿足他的需求。」~P.27

若感情不滿足時,我們會知道,得到足夠的愛時,我們也知道。~P.29

感情的動力,並非誓約與承諾,而是建立在健全愉悅的親密感,對方願意傾聽並了解自己。~P.30

我們不是要究責,而是要了解原因。~P.40

療癒幻想是孩子幼稚、幻想出來的解決辦法,在現實世界行不通。但不論什麼幻想,都會給孩子正面的力量,讓他們撐過令人痛苦的教養方式,冀望更好的未來。許多人都用「總有一天,有人愛、有人關心」的希望,帶他們走過悲慘的童年。~P.115

在情感中最大的缺點,就是過度自我犧牲,之後又為自己的付出憤恨不滿。~P.122

只有懂得關心孩子心理的父母,才能讓孩子覺得,做自己就好。~P.148

孩子不是天生就知道保護自己的身心靈,當大人關心孩子的需求時,就是幫孩子辨識自己是否需要休息、需要同情或需要被尊重。若父母沒教會孩子如何關心自己,長大後,孩子就不知道如何在自己或他人的需求間取得平衡。~P.158

盡全力,其實不需耗盡心力,而是要懂得盡人事、聽天命。~P.176

有強烈無助感的童年創傷,容易在長大後的無助時刻,崩潰,並且覺得就算自己覺得無能為力,也沒人會幫忙。~P.222

公平、互相是良好感情的核心,感情健全者不喜歡佔人便宜,也不喜歡遭人利用。~P.236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梨鈴 的頭像
    梨鈴

    We are all one.

    梨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